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首页 > Lifestyle > 生活 > 闻见日常中的不寻常 气味图书馆香水作品艺术展正式启幕

闻见日常中的不寻常 气味图书馆香水作品艺术展正式启幕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有言,「用艺术的眼光看知识,用生活的眼光看艺术」。当人们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注视世界,打开多重感官去体会日常事物中的美——谁说生活本身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呢?

日前,气味图书馆15年珍贵国人记忆香水艺术展已于北京798艺术区正式启幕。展览以“日常中的不寻常”为主题,透过香气作品与当代艺术的互文对照,启发观众跟随创作者的视角,用不同的目光重新观察和理解生活,感受万事万物中蕴含的妙趣。



以气味图书馆的香气代表作穿针引线,艺术展共分为“凉白开”、“初熟茉莉”、“鲜榨西瓜汁”和“阳光晒过的被子”四大作品单元,品牌创始人兼策展人娄楠石特别邀请到张周捷、刘娜、董大为、莫毅四位艺术家,将不同风格与形式的作品在空间中予以呈现,并在嗅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官间形成了回环共振。



先锋艺术家张周捷的数字艺术作品《OBJECT #MS-5 网格面》,以三角网格这一计算机基本图形语言为起点,经由算法的无穷演化,模拟出自然界水波纹的万千起伏。不锈钢镜面材质和随光线流动的映像,呼应了“凉白开”极简主义而富于未来感的水生调金属香特征;数字装置从虚拟到现实的生成,亦如香气作品“有生与无”的诞生。



刘娜的纤维艺术作品《山水·城》采用手工钩织的工艺方法,以不同毛线的质地和纹样的流动肌理,塑造出层峦叠翠的山水意境,其在墙面上的倒影亦似徽派建筑的小青瓦屋顶。作品中国画般的生动气韵,与“初熟茉莉”的写意气息相映成趣,嗅闻者仿佛流连于钟灵毓秀的自然天地间,感受花与茶的层层交织、浓淡相宜。



董大为的视觉观念艺术作品《变形记》以卡夫卡同名小说为主体,对字母进行图形化和色彩化的转译,把书籍文本重构为洋溢着生动情绪的抽象画作。该作品对文学的戏仿,一如“鲜榨西瓜汁”对日常生活的戏仿,从香气中解构出的原料符号,仿佛在邀请观众一起用自己的鼻子和想象,共建一段纵情摇晃的夏日圆舞曲。



自由摄影家莫毅的作品《九个胶卷的324个记忆——阳光灿烂的日子》,将拍摄了「阳光下晒被子」场景的9个胶卷铺展开来,用135底片的原始样貌,呈现出类型学方法记录的城市社区生活的记忆。香气作品“阳光晒过的被子”意在还原的,同样是日常之物中流淌的脉脉温情,在“千人千味”的独特体验里,让逐渐消失的往日场景重回眼前。



“我们觉得艺术并不是某种很高深的、普通人都看不懂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看待事物的透镜,是启发人们带着不同的思考和观点,探讨日常中存在的更多可能性,”气味图书馆创始人娄楠石女士说,“通过此次策展,我们希望能够以香气为引,邀请各位观众及用户一起,去思辨虚与实的关系、去感受层次间的意境、去联想符号中的隐喻、去类比同与不同的变化……生活的趣味就藏在这些观察和感受里面,我们只是需要给自己一个空间去慢慢体会。”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香水香氛赛道的品牌,气味图书馆自2009年创立以来,15年间始终专注于香气的创作与表达,致力于以“气味”这个独特的感官媒介,捕捉并承载当代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凭借对集体意识的深度洞察、在制香专业上的潜心精研、以及在品类矩阵上的丰富拓展,气味图书馆希望打造出一个陪伴生活的、香气弥漫的世界,让更多人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到流动的美好与记忆的涌现。作为品牌15周年的一个阶段性回顾,此次展览还特别呈现了近50款馆藏的经典香气作品,带领人们透过熟悉的气息,重返生命中那些飞驰而过的瞬间,让平淡如水的日子也能变得鲜活而特别。





《飞鸭向前冲》特别观影活动在京举行

12月8日,《飞鸭向前冲》将正式登陆大银幕,岁末解压的未知新奇旅程、欢乐爆笑背后的暖心羁绊,带上全家,一起冲鸭!

城市公共艺术的全新探索——美克洞学馆装置绘画艺术《 2023·捷 》五一假期揭幕

2023年5月1日,美克洞学馆装置绘画艺术《 2023·捷 》正式揭幕。艺术家刘兰芳通过装置绘画的艺术形式,对城市交通设施进行再创作,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