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把这两年风头正劲的雪上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也使得滑雪风潮成为各大品牌抢占时尚至高地的又一流行趋势。
Louis Vuitton、Chanel、Miumiu等一众老牌时装屋在2021 秋冬系列皆向这一元素抛出了橄榄枝,从功能服装到生活方式的体现,滑雪风潮承载着人们对于冬日时尚的畅想。而羽绒服作为冬季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服饰,也正绽放着瑰丽多元的色彩。
关于滑雪服,你了解多少?
现代意义上的滑雪运动于19世纪晚期在北欧国家间逐渐流行,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左右,其已蔚为风潮,风靡于西方欧美国家。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基本都位于北半球,纬度也都不低,到了寒冷的冬季,户外运动项目大大减少,滑雪作为兼具观光、运动于一体的户外项目,自然广受欢迎。
对于有钱有闲的上流阶层而言,在冬季的阿尔卑斯山顶晒晒太阳、看看雪景,兼带着还能和各国来的富贾权贵social 一下,自然是对滑雪运动趋之若鹜,这直接催生了像圣莫里茨、格施塔德这样一大批高端的滑雪度假小镇。
戴安娜王妃在雪场上留下经典的回眸一笑,
这位时髦的王妃总是会用一些不同却不过分的细节,
来提点得体的造型。
90年代“银发”超模Krsiten McMenamy在1996年拍摄的滑雪Look大片。
与之对应的,是滑雪装备因而分化出来的两条进化之路,一边是随着科技发展不断革新面料及人体工学,另一边是精打细磨的考究工艺和奢华璀璨的服装配饰。
女神Brigitte Bardot在雪场上的这张硬照,
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女性魅力。
毕竟,有钱人是需要华服和精致器物来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承的。而这两者的结合,往往就能成就推动时装史前进的必要条件。所以,从上世纪20 年代兴盛伊始,户外滑雪着装就一直吸引着时装大师们全情投入。
高定设计师Lucien Lelong于1927年为女性专门设计的滑雪功能性服装,
将女性从裙摆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最早的滑雪装扮其实与我们眼中所谓的复古户外登山装并无太大差异,深棕色深褐色的粗花呢料是主要面料,而女性与男性唯一的不同是在打底裤外依然套着一条碍事的粗花呢长裙或连衣裙外套。
到了30年代左右,Jean Patou和Lucien Lelong为富人打造的滑雪套装把男性裤装的概念引入,将肥大的裤筒绑进高帮袜,将女性从裙摆的羁绊中解放出来。高定先驱Vionnet和Schiaparelli同样是女性滑雪装的先驱拥趸,在改进裤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高级面料制作连体工装裤版型的滑雪装。
法国时装大师Jean Patou于1944年设计的女性滑雪套装,
结合了当时的时髦态度。
一代传奇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与她所设计的一体式滑雪制服。
现代意义上的滑雪装扮是由德国人Klaus Obermeyer 开启的,他用色彩鲜艳的尼龙面料混合衍缝夹克的车线工艺,推动进入滑雪衫的新纪元。随后在Moncler的进一步攻势下,标新立异的廓形、炫彩夺目的配色逐渐取代了人们的往日印象,竖立起全新的滑雪风尚。
Obermeyer过去的滑雪服广告
刮起头脑风暴的羽绒服
现代羽绒服最早由美国商人Eddie Bauer发明。在一次致命的垂钓之行后,他意识到需要一件既轻便又保暖透气,在垂钓或捕猎时不需要脱下的工作装备,便从俄罗斯军官的羽绒大衣中获得灵感,结合他发明的绗缝技术,于1936年,设计出了第一件现代羽绒服,后来被称之为Skyliner
热爱冬季垂钓的美国人Eddie Bauer为让自己不被冻死在湖北而设计出了一款河豚夹克,后来被称之为Skyliner。
Eddie Bauer当时的设计稿
Bauer发明羽绒服的次年,天才设计师Charles James从中获得灵感,为Oliver Burr Jennings夫人打造了一件惊世骇俗、不走寻常路的“羽绒被”外套。这件外套,没有复杂的装饰和刺绣,仅仅用立体剪裁造就了这一杰作,甚至被艺术家达利称作是“世界上第一件软雕塑”。
Charles James于1937年为Jennings夫人设计的“羽绒被”外套。
1973年,同样因为夜晚的瑟瑟寒风,Norma Kamali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给睡袋装两只袖子呢?”回家后,以以睡袋为概念,在当时充满了超现实精神的羽绒睡袋大衣就这样诞生了。
这件羽绒睡袋大衣不仅登上了当时《ELLE》封面,《VOGUE》前主编,业内传奇时尚编辑André LeonTalley的更是对它爱不释手。
业内传奇时尚编辑André Leon Talley穿着Norma Kamali的睡袋羽绒服。
此后羽绒服两次融入街头时尚的大流行离不开80年代的Moncler和最近的Demna Gvasalia。但在创新的路上,设计师们从未停止过头脑风暴级的尝试,从Moncler Genius计划到一鸣惊人的中国独立设计师陈鹏、张鼎昀,其实羽绒服有着你从未料想到过的先驱性。
今天,InStyle就有幸邀请青年独立设计师陈鹏,一起深入探讨关乎人体结构、可持续生态的服装本源性思考。
陈鹏
包裹在羽绒设计中的平均时尚主义
对于大部分设计师而言,羽绒材质并不是他们去实现设计抱负的一种载体,臃肿、厚重、木讷,廓形姿态与时尚感背道而驰是常规羽绒服第一时间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
来自中国,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男装设计研究生专业的青年设计师陈鹏却在曾经的毕业设计秀上一鸣惊人,以羽绒服作为主打款型,通过标新立异的廓形和结构设计带领我们发现了羽绒服新的可能性与内涵。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获奖无数,并将在2022 北京冬奥会中参与开幕式演出服的设计,对于羽绒服,他的独到见解深入着装思考的本质。
冬奥演出服设计师 陈鹏
Q:你在毕业秀上就展示了羽绒服设计上的才华,其实羽绒服是绝大部分设计师和品牌避之不及的款型,材质、volume、版型都难以控制和创造理想的美感,为何你一开始就选择用大量的羽绒服,来展示Normal in Normal 的概念?
A:在学习时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体型比较大的朋友,而我又是体型较瘦的,我们发现往往我们在逛街的时候很难找到非常合身的衣服,一度时装圈对于身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我开始研究的是人体的结构,来测试设计出Normal inNormal 的概念,提出时尚平均主义。在经过大量材料研究之后,我发现羽绒的膨胀感,是最适合用来表达脂肪在人体肌肉骨骼的分布的,而整体效果也是超过预期的,所以做出了与大众印象中不同的羽绒系列。
Q:你个人觉得,羽绒服设计上,最难以把控的点在哪里?或者说,是什么因素,让羽绒服在不少设计师眼中成了一个设计的雷区?
A:羽绒对于工艺的要求确实比较高,不同品种的绒,不同的蓬松度,所表达的功能、感觉都是完全不同的。如何通过材料与工艺,来确保产品的质量也是需要大量测试。相对来说,羽绒产品的开发成本也是服饰品类中较高的。对于羽绒产品的研究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也需要不断地对市场进行教育和测试,这可能是曾经设计师们考虑的难点。现在已经有大量设计师参与到了羽绒品类的市场中,各自寻找结合点,推出了多元化的产品。
中国独立设计师陈鹏CHENPENG 2021秋冬系列
Q:那么反过来思考,你觉得羽绒服对于设计师来说,又是否会有什么创作上的优势呢?
A:其实我一直是以时装设计的角度出发来做整个系列的设计,也会去思考如何将羽绒与不同的材质面料结合,用羽绒单品去组合什么其他的品类,来创造新的穿搭与生活方式。没有所谓的优势吧,我在设计之初不会限制自己,尽量多的创作,寻找各种可能性,然后逐渐收拢,细化,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系列。
Q:在过往的几个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手套”这个元素的出镜率相当高,它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A:说到羽绒,大家第一个印象是温暖,其次羽绒会带给大众包裹的安全感。2019秋冬我们推出了爱人之拥大手围巾,希望带给更多人包容与被拥抱的感觉,而随着疫情等社会环境的因素,我们将手掌的元素保留,希望能够传递一份爱的感觉,带给大众自信与勇气,去拥抱自己的热爱。
CHENPENG 2019秋冬系列
Q:在你的每个系列中,我们都能看到您对平权态度、可持续理念的坚持,那么羽绒服和它们之间的关联,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A:羽绒是很奇妙的元素,它有延展性,通过挤压,充绒量的调整,它能屈能伸,从而适用于CHENPENG 提倡的时尚平均主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CHENPENG 产品可以穿出数种风格与态度。羽绒材质本身是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它是天然的材料,不需要经过过多的人工加工因素,相对于化纤材料来说,所消耗的能源与所产生的工业污染都相对更低。我们一直将产品的质量视为CHENPENG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使每一件CHENPENG 的产品都拥有足够的生命力。也希望通过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可以制定出适用于羽绒的回收机制。
Q:2021秋冬系列灵感来源于“垃圾岛”,而这个灵感又是怎么来的呢?
A:这几件疫情和大健康话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比较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旅行中经过海边,大海给我带来一种沉浸但又蕴含无穷力量的感觉,然后沙滩上的一些人造污染等等开启了我对于新系列的思考,逐渐的开始调研,就产生了21 秋冬的系列灵感。我平常有休闲的时间都会旅行和看展览,大部分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
撰文/Quincy 设计/Kiko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