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女性的际遇或比从前已进步许多,然而时不时爆发的新闻还是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即便今日,女性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女性艺术群展策展人祝羽捷认为,历史中很多女性启迪了一代女性以及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女性可以通过阅读完成自我意识或者女性意识的启蒙。
这两年有大量与女性议题有关的书籍出版,我感受到文化界女性元年的意味,通过书籍和文献展览,让读者、参展观众可以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阅读室,在这里得到理论支持,获得更多思考的维度。艺术只有看是远远不够的,观看与知识从来都是辅车相依,所有的艺术要放到历史的框架中,希望我们能用阅读室这个独特的环节将艺术和知识连接,获得更多真知灼见。”
——祝羽捷
在她即将呈现的新展《隐喻与凝视》中,延续了一如即往的策展特色,以“书写她力量——女性境遇与写作”为主题,带来女性艺术阅读室,通过阅读直面女性面临的三重困境:日常家务、生育成本、养育责任,女性仍处于被凝视中。
展览海报
此次阅览室特邀到「InStyle Women Increation Prize 女性创造力大奖」年度传统创新艺术家获得者——纸艺艺术家温绮雯(温绮雯 #纸有趣,意无境)进行纸艺创作,她以独特视角展示水母和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艺术家所感“无论你是奋勇向前,或是痛苦挣扎,还是随波而去,却总是不自知地追逐了大势的流向——逐流”。而我们,需要在逐流中找寻不被定义的自己。
阅读室将通过经验书写分成三个板块——女性身份认同、女性经验书写、重塑亲密关系,通关相关主题内容,提出更多可探讨议题,对当下与充满希望的未来重组,促进女性力量变革。
#01 女性的身份认同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
波伏娃在写《第二性》的时候翻阅了大量资料,她发现,虽然很多女性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包括攻占巴士底狱,但是在这些宏大历史书写过程当中,女性的活动与存在被抹除。《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
波伏娃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两性:女性学论集》
安托瓦内特·福克 著
福克是继波伏娃之后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运动旗帜性人物之一,不同在于,她认为两性存在本质差异,并将性别差异理论化,开创了本质主义女性学。从1968年参与发起“妇女解放运动”(M.L.F.)开始,福克对女性命运、价值的思考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行动一直持续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其思想更具当代性和现实意义。
《两性》一书汇集了安托瓦内特•福克生前关于女性学问题的演讲稿、讲座稿以及访谈材料,以精神分析为切入点,界定了女性真正的身份,确立了女性的真正价值,深入探讨了何为女性学,以及这一学科的未来,或者说女性主义的未来又在何方。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
卢淑樱 著
《母乳与牛奶》通过展现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兴起过程,探讨其背后折射出的近代中国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承受的历史命运。
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实现是近代中国婴儿哺育方式转变的结果,这一改变帮助女性解放了一部分母职,与传统思想产生碰撞,最终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别秩序对母亲角色的重塑。本书作为新妇女史的一部分,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是以妇女作为母亲的眼光探索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揭秘人际交往中的隐性攻击》
蕾切尔·西蒙斯 著
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不理自己了?为什么有人会躲在背后说坏话,抱团排挤人,甚至霸凌别人?比起男生间的“用拳头解决问题”,女生间的攻击似乎更为隐秘和复杂。然而从家长到老师,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女孩的天性,而非亟待解决的严肃问题。
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希望能够重构社会对于女性霸凌问题的认知,并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实际的解决策略。让每一个女孩都能学会尊重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蕾切尔和受访者共同的期待。
《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
沙尼·奥加德 著
她们曾经是律师、会计师、教师、设计师、记者、医生、出版商、学者……有着高额的薪水和远大的职业前景,最终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归宿:全职家庭主妇。
作者沙尼·奥加德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伦敦女性及其伴侣进行了深入采访,这些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而丈夫则继续从事高薪工作。媒体和政策鼓励职业女性维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构建伙伴式的平等夫妻关系。而女性们面对的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不友好的职场文化、对家庭妇女的污名化和对育儿事务的贬低……她们牺牲了事业,结果发现家庭也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回归家庭》希望能够倾听这些女性的心声,并以此为起点,帮助她们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获得迟来的、真正的平等。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塔比·杰克逊·吉 / 弗雷亚·罗斯 著
“日常人文课”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希内德·格利森 著
希内德·格利森在少女时代便罹患单关节炎,成年后又患上白血病,在病痛中度过了大部分青春岁月。为了寻求康复的希望,她曾到圣地卢尔德的圣泉中沐浴,却遭遇了信仰的幻灭。她开始转向内心,探索自己的痛苦,接踵而至的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喜悦——坠入爱河,成为母亲。于是她又将目光转向身体之外,开始钻研历史、艺术、文学以及音乐,书写女性身体的亲密体验,从疾病中重生,在局限中寻找希望。
在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中,格利森如解剖身体般一一审视骨骼、头发、血液、子宫之于女性的意义,探讨深受爱尔兰宗教传统和父权思想影响下的当代女性,要如何在身体病痛、养育子女、身体自主、艺术创作之间寻求平衡。
《看不见的女人 : 家庭事务社会学》
安·奥克利 著
十分之九的非职业女性是家庭主妇,十分之七的职业女性也是家庭主妇。家务不仅是一项女性工作,也是一种大多数人必经的日常生活经验,英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先驱女性安·奥克利的社会学经典著作。她将家务作为工作研究,回到女性本身,通过她们的眼睛来看待家庭主妇的职业。
#02 女性的经验书写
《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
珍妮斯·A. 拉德威 著
女权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大众文化理论家总是忽视浪漫主义阅读。他们声称,“浪漫情节”会促进女性读者对男人的依赖,以及对流行文化所传达的压制性意识形态的接受。
美国作家珍妮斯•A. 拉德威挑战了这一说法,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必须从孤立地考虑文本本身,转移到阅读背后那复杂的社会事件上。
《从不妥协》
安托瓦内特·福克 著
奥莉娅娜·法拉奇是20世纪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也是著名作家,被誉为“20世纪采访女王”和“文化奇迹”。
本书作者德·斯蒂凡诺带我们走进法拉奇动荡的个人生活,以及她作为一名技巧娴熟、勇敢的战地记者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成就。它提醒我们,记者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一则耸人听闻的独家新闻或头条新闻,而是像法拉奇一样,他们为了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不惜牺牲一切。
《至少还有书》
帕梅拉·保罗 著
本书是《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总编帕梅拉·保罗的读书记录。分享了一个人读书的趣味、书给人的滋养和抚慰、荐书的尴尬与共读的乐趣,也提醒我们思考,人为什么读书,而书又在我们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改变了什么。
《打工女孩》
张彤禾 著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作者对打工人群中的女性尤其感兴趣,她们背井离乡,她们得到最多,或许失去也最多。
《秋园》《浮木》《我本芬芳》
杨本芬 著
杨本芬开始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像伍尔芙说的那样:一个女人得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她不过是在一间小小的、四平米的厨房里写下她的故事。
她写出了《秋园》,关于她母亲的一生,也是一个中国女人在20世纪的遭遇。从60岁写到80岁,从《秋园》到《浮木》,再到讲述婚姻故事的《我本芬芳》,她说“婚姻就是运气,运气好遇到适合的人,就有一个好的婚姻;运气不好就碰不到,你温柔、能干、善解人意都没用,就是运气。”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茨木则子诗集》
茨木则子 著
《在我曾经最美的时候》是日本现代诗坛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被誉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的茨木则子首部简体诗歌精选集,囊括了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 。
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尖锐的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的表现,歌颂独立人格新女性的人生,其诗作语言清澈浅白,却自有一股力量与暖流,叩响无数人的心扉。
#03 重塑亲密关系
《我的隐藏人生》
玛莎·巴塔莉娅 著
《我的隐藏人生》是玛莎•巴塔莉娅的处女作,丰富的女性视角呈现世间被忽视的角落、被埋没的名字。
小说女主内心有一场激烈的挣扎,逼迫去做真实的自己。讲述这个世界却对她们的天赋、自我和挣扎视而不见,当她们一个身心破碎,无家可归时,她们会找到彼此,讲述被隐藏的人生和永恒的信念。然后,用双手创造机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无人知晓的真由子》
今村夏子 著
《无人知晓的真由子》讲着女性的困境与自救,我们每位女性都可能是穿着紫色裙子的女人。而作为跟踪狂和拯救者的穿黄色开衫的女人,展现的是女性不存在的存在感。事实上,许多时候,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我们女性与真由子一样,无人知晓。
《那不勒斯四部曲》
埃莱娜·费兰特 著
费兰特说:“友谊像坩埚,所有积极和负面的感情永远在其中沸腾。”
整个《那不勒斯四部曲》,或者整个女性书写的历史,应该是“我”的碎片、被压抑的“女性”的碎片的一种互相观照,互相补偿。对于建立在碎片、矛盾之上的女性自我而言,镜子是一种我们不该沉溺其中的东西,只有摆脱镜像的暴政,女性才能看见对方,看见自我。
《喀耳刻》
马德琳·米勒 著
《喀耳刻》是对女神故事的一次大胆而颠覆的重构,喀耳刻的一生,黑暗又深邃,但她并不是那绝望黑暗的一部分,而是其中奋力逃脱,以期掌控自己命运的生物。这位被弃绝的女性,灵魂如金子般闪耀,迸发出灼人的炽热和光明,用一生谱写了一曲普罗米修斯式捍卫自由的慷慨悲歌。
《奥兰多》
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奥兰多》是伍尔夫为虚构的人物奥兰多创作的传记,语言轻松幽默,是伍尔夫作品中最容易阅读的一部。它被誉为女性主义经典,是从文学视角讲述“第二性”的先驱之作。伍尔夫借奥兰多之口,机智大胆地嘲讽了性别偏见,细腻描摹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觉醒。在作者笔下,世界浩瀚繁复,时间流变不居,性别并不对立。无论男女,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橘子,就来颗柠檬吧》
弗吉尼亚·E.伍尔芙 著
乔莉在公路桥下的纸盒里长大,才17岁,就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生了孩子,她不得不休学;又因为顶撞老板而被开除,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不断雪上加霜,人生好像已经到了末路!但她熬过痛苦,在社工的帮助下重返校园,边为孩子奔波,边见缝插针地完成课业,坚定扭转自己的命运!
《我可不这么想》
佐野洋子 著
《我可不这么想》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散文随笔集。她以诙谐逗趣、幽默自嘲的文字,记录日常且珍贵的琐事。她的文字玩笑里有严肃,轻松中有郑重,却总能从无聊的琐事里找到乐趣,从正经八百的生活中歪题。即使不堪,也无所谓。有时火大,有时悲伤,也不要太在乎。人生可以很艰难,当然也可以像她的作品一样,在前言里自问自答,做自己。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
马威 著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是一位人类学学者对全职妈妈社群四五年持续参与、观察、记录和思考的纪实作品,也是社会学及人类学笔记,真实呈现全职妈妈的境遇,思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困境。
反思和探索女性价值多元的可能性,回应一位全职妈妈的小心质疑:“难道我们女的就只能接受生娃带娃养娃的命运?”回应她们流着眼泪发出的感慨:“这个社会怎么对全职妈妈这么不友好。”可能,这本书就要回答,女性可以身处更加包容的社会,可以拥有更多可能的选择,并不需要被某种命运绑缚。
《给妈妈当妈妈》
陆晓娅 著
这本随笔中,作者陆晓娅通过35篇陪伴手记,记录了母亲从初现认知症端倪到离世的这段生命历程中,她身为至亲的整个陪伴过程。在这条用温情守护的时间线上,面对罹患认知症、逐渐失去感知力的母亲,作者凭借自身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并更多通过理解、接纳、亲近、呵护与爱,去延缓病魔对母亲的伤害,重建母女间身与心的沟通,修复母女间曾存在的隔阂,抚平母亲童年的创伤。这是一部在女儿与母亲的角色呼唤中,重新诠释“爱”的生命纪实。
《单读28 明亮的时刻:女导演特辑》
本辑《单读》还收录了艺术家陈哲的影像作品、陆茵茵和肯尼亚作家伊冯娜·阿德希安博·奥维奥的小说,以及默音的随笔和张敞的评论,他们用不同的文体和角度,共同逼近女性的世界,在其中寻找出许多个暗夜里的明亮时刻。
世事艰难,这些创作者的柔情与坚定此刻显得更加可贵,如杨明明导演所写:“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对‘痛苦’的感受力,而不是让自己真的去过心魔重重的生活。”
在历史长河里,无论是女性艺术家史还是女性正典史,女性无一例外都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女性艺术阅读室希望能用阅读传递更多力量,只有书写才不会遗忘,我们需要反复书写、阅读女性经历的时刻。以女性力量唤起更多人直面现实的勇气,坚定打破隐蔽桎梏的勇气,更自由地想象未来生活以及对自我的思考。
撰文/刘艺璇 编辑/Summer
设计/kiko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