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首页 > 值得买 > 优购时尚 > 港女的灵与肉

港女的灵与肉

一档名为《请吃饭的姐姐》的综艺节目,请来四位中国香港女明星——蔡少芬、朱茵、陈法蓉、洪欣担任嘉宾,而这也唤起了我们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女”的回忆。什么是“港女”?尽管它在香港的语境中含有一层世俗的贬义,但在内地,它折射的不仅是我们对香港某个具体时代的女性审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浪潮中文化印记的留恋——“港女”是彼时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个体命运的缩影,我们怀念的不仅是她们,还有记忆中美好的黄金年代。这次,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中国香港时尚博主 Keely、资深电影评论人 MrWG,一同探讨关于“港女”的灵与肉。​

肉/时代滤镜中的绝代风华


我们常言“美人在骨,不在皮”,但记忆中的“港女”风情是既在骨相,也在皮相。


对内地的大多数观众而言,一提到“港女”,脑海中必然浮现的是活跃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国香港娱乐圈的那些个顶个“恃靓行凶”的女明星:钟楚红、张曼玉、林青霞、邱淑贞、杨千嬅、陈慧珊、郑秀文……各个风情万种,也千人千面,或是拥有波浪般蓬松浓密的长卷发、勾魂摄魄眼神的复古美人,或是干练利落、聪慧过人、独立自信的职场精英,她们共同绘成了一幅绝代风华的“港女”美人图。


八九十年代,在香港一档由倪匡、黄、蔡澜主持的深夜谈话节目《今夜不设防》里,黄大谈导演吴宇森某次见到钟楚红的经历,“那晚有个圣诞派对,我们喝了好多酒躺在沙发上,这时远处来了一个好靓的女仔,那么她一眼看过来的时候呢,大概离她100 米远的吴宇森嘛,就像触电一样‘磅’地一声坐起来。”他也曾写文夸赞关之琳的美貌,大赞她“外形极好,脸十分漂亮,眼大方有神,身材出众,是天生的美人胚子,不拍电影,实在是糟蹋”,更是夸张地形容她“一个眼神飘过来,十个男人里都有十一个男人会稀里糊涂地自作多情”。



1.2002年香港媒体对于梅艳芳“极梦幻演唱会”的报道

2.王菲《菲靡靡之音》专辑封底,身穿Jean Colonna

3&4.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号外》杂志经典封面

5. 上世纪的香港流行这样一句话,“再红红不过钟楚红”

6.电影《赌神》中艳光四射的邱淑贞 7.梅艳芳身着Dior(by John Galliano)高定拍摄演唱会宣传海报

8.1990年港姐选拔前三甲,冠军是袁咏仪

9.陈慧珊的职业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10. 二人组合“软硬天师”的《川保久铃大战山本耀司》收录在《车欠石更》专辑中


彼时,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对大银幕小荧屏上的“港女”(明星)甚是追捧,这些光彩靓丽的“港女”所折射出的是香港人对女性的审美和美人的标准。然而所谓“港女”的审美,究其本质,仍是这座城市波澜起伏的经济发展史与东西方时尚流行文化冲刷下的本土印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对香港提供优惠的关税政策,刺激贸易增长,香港的纺织业、制衣业、塑胶业渐渐发展,经济迅速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五十年代中期,众多本土电影公司兴起,开始大展拳脚:1959 年,初创期的邵氏电影公司为了选拔新人演员,首次参与“香港小姐选美”(港姐选美于1946 年出现,最初只在香港北角丽池夜总会举办),并提出极为诱人的条件,港姐前三名的佳丽只需通过试镜,即可获得一份邵氏公司为期五年的演员合同,也正因为如此,后来一批“天之骄女”都被邵氏公司收入囊中,成为了大银幕上经久不衰的一代美女群像。六十年代,香港因可提供成熟的制衣条件和面料工艺而颇受国际品牌的青睐,因此成为了许多国际时尚品牌的代工厂。


六十年代中期,香港贸易发展局成立,为设计师、买家、供应商提供了交流交易的平台,也最终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随后,伴随着七十年代的到来,香港第一批时尚杂志如雨后春笋般被创办,当地的时尚媒体人打开了与西方时尚界的交流通道,与此同时,极具时尚里程碑意义的时装集团 Joyce Boutique 于1970年成立,在之后十多年中,它引入了许多享誉国外的时尚品牌如Giorgio Armani、Prada、Yohji Yamamoto、Comme des Garcons、Issey Miyake、Bally、Romeo Gigli 等,成为了东西方时尚流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转站。


有意思的是,香港二人娱乐组合“软硬天师”在1999 年发行的名为《川保久铃大战山本耀司》(你没看错题目)的歌中,道尽了香港九十年代本土潮流时尚文化的繁荣与多元,同时他们也不忘“贬一贬”香港人“贪慕虚荣,爱扮有影响力的时髦”——这里反映的是香港人心中对“港女”一词的贬义(也可视为狭义)概念:具有自恋倾向、拜金主义思想、崇洋媚外的香港女性。


现居上海的时尚博主 Keely,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香港人。当被问到对“港女”的第一印象时,她就下意识地提醒“这是个在香港语境中带了点贬义的说法”,“有点像是‘港男’与‘港女’的对立阵营,‘港女’会说‘港男’不求上进,好吃懒做,然后‘港男’会指责女性爱慕虚荣、崇洋媚外”。


不过,所谓的“港女”的“崇洋媚外”是有迹可循的,其本质上更多反映的是彼时港人身上的无根感,也就是她们对身份认同的迷惘。“在长达一百年的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中,许多香港人会困惑于自己究竟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甚至在社会阶层中,越是会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就越会让人觉得自己身份矜贵。”同时,她们长期浸淫于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打扮也毫无疑问地掺杂了许多源自西方的审美。“很多内地朋友现在怀念的烈焰红唇、大卷发的港风造型,其实很多都是来自香港人对西方时尚的模仿,是被吸收、内化后的欧美风格。”因为成熟的贸易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的时尚理念受到了来自西方,或者更具体点地说,来自英国的极大的影响,Levi’s、Dr.Martin、Kickers、British Colony 这些在英国耳熟能详的时尚品牌在香港遍地开花,甚至连小众的比利时设计师如Martin Margiela、Olivier Theyskens、Jurgi Persoons 皆能在这弹丸之地寻得一席之位,更毋庸提时尚之都巴黎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了。


尤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歌星开演唱会乃是“神仙打架”,对演出服的要求,不仅是要品位好,还要稀缺、价高。“百变天后”梅艳芳在2002 年开“极梦幻演唱会”时,就成为了全亚洲首位获得Dior(by John Galliano)青睐并借出两套高定时装作其演出服的明星,后来她又在2003 年“告别个唱”演唱会上借了一套Dior 的高定作为演出服。而另一位天后王菲,走的是一条小众设计师品牌的风格路数,将数位比利时设计师如Ann Demeulemeester、Martin Margiela、Jurgi Persoons、Olivier Theyskens 等人的设计穿上身,以示不俗品位。不过,这里也有个小插曲,作为梅艳芳重要搭档的香港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曾为她举行“经典金曲演唱会2003”时设计了一条开场服,这是一件金线刺绣的大红色礼服,装点了许多手工刺绣和金线彩石,华丽又金贵,而这套礼服竟与Christian Lacroix 2002 年春夏高定中的红色婚纱出奇地一致,难免引来众多争议——不过,这里仅作趣闻,不展开细谈。


当然,歌坛上的“巨星风范”与我们所认知的“复古港女”风貌仍是有所区别,后者是“靓”,虽未像前者那样让人惊艳到弹眼落睛的程度,却也是一把柔骨刀,多品,才能品出美艳背后的攻击力。若是对应同时期的西方时尚流行,恰巧是落在以大廓形“权力套装”流行的时代,西风东渐,类似Giorgio Armani、Claude Montana 的色彩浓烈、大廓形的西装和套裙在彼时的“港女”身上比比皆是,但香港的时髦女郎们都很懂得因地制宜,虽然学习了西方画报里的蓬松卷发,但也懂得画龙点睛,烈焰红唇、明眸皓齿,都是她们的时髦杀手锏,为的就是弥补亚洲人五官不立体的“缺陷”,将目光留在红唇,随后,这股流行风潮随着拥有巨大明星影响力的“港风”迅速刮入内地,成为了如今我们时常怀念的“复古港风”,而彼时的“港女(明星)”也被我们视为时髦先锋。


“我觉得这(将西方时尚转为本土)就像是香港街头的‘云南米线’店,实际上它和真正的云南米线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就是香港人常吃的‘车仔面’,只是在米线上面加了许多配菜,五彩肉、酱肉、花生,等等。这和香港人关于穿衣风格的态度很像,香港是一个接受外来文化非常快的城市,能够迅速地吸收,然后自由地转化。”Keely 说。


六月, 在“2021 香港小姐竞选” 第一轮海选面试时,Keely 曾转发过一条TVB 宣传香港小姐竞选的微博,并问网友:“你们觉得这些女生港风吗?”有位名叫“用跑的马甲”的网友评论说:“港风在我心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信吧,无论是温碧霞、红姑(钟楚红)的风情万种,还是陈慧珊的简洁干练,骨子里的自信都是可以让人一见钟情的,现在好像很难看到……”


在某种意义上,当下“港女”形象的“没落”代表的是香港电影业的没落和香港经济的下滑。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经过了亚洲金融风暴、SARS、金融海啸的冲击,经济进入了长时间的结构调整。2004 年,在香港工业贸易署(CEPA)的推动下,许多香港电影人开始北上内地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本土人才流失,也不复往日风采,而被我们怀念不已的“港女”风貌也因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逐渐消融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Keely 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给出了她认知中的三种“港女”的类型。“如果一定要我给出‘港女’的风格类型,大概会是九十年代港星代表的‘复古风情型港风’,杨千嬅、郑秀文类的‘事业干练型港风’,还有像徐濠萦代表的‘看不懂潮人型港风’”末了,她又补充,“还有一种‘港女’类型,就很像是日系长卷发洋娃娃,‘大波’、白幼瘦,类似于宅男女神,例子的话,大概是周秀娜。”


当被问及内地人钟情的“复古港女”时,Keely 坦诚地说道:“其实,香港本地人并不会像八九十年代电影里那么穿得时髦,也很少怀念,大概是因为香港人比较务实。我们常讲的‘香港精神’,说的就是打工仔精神,要靠一双手打天下,多劳多得,所以大家都会保持实穿主义,就是有限度的打扮。”


Keely 也分享了自己近几年返港时的见闻,“对比之下,现在我会觉得上海对时尚的包容度更高。”她谈起一件亲身经历:因为她平日喜欢一些颜色特别的唇膏,譬如紫红色,有一次她返港,刚涂完唇膏正要出门,就被家人劝阻,让她把唇膏擦掉,说颜色实在不好看,“但我在上海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对我的唇色指指点点”。


并且,她也提到现在的香港女孩在穿衣打扮上也显得克制许多,“香港女孩不太会花大价钱在奢侈品上,譬如手袋,即便是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相对较多的也是轻奢类的品牌。另外,有两个牌子在香港很红,一个是salad,另一个是agnes b。”“我觉得,是香港人如今在消费上变得谨慎了,因为大家从千禧年开始经历了那么长的一段经济停滞不前的时期,银行卡里的钱隔三差五就会因为各种经济危机没了大半,所以如果不是大富大贵的人,普通人都不太敢花大钱去买身外物,而是选择珍惜眼前,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撰文/徐小喵 Jessica 编辑/Andy 设计/LU Shengyu


« 1 2 »

ALLSAINTS 2022秋季全新企划DISORDER & NEW ROSE

此次AllSaints秋季系列重新探索品牌核心元素,从英伦朋克中汲取灵感,带领大家游览英伦摇滚乐的发展历程,致敬为摇滚做出贡献的艺术家。

超跑新竞界,跨界再升级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全新联名系列正式发布